人類依賴“吃”才得以生存。與此同時,我們吃的食物也關聯著許許多多的環境問題,如:土壤污染、森林破壞、食物浪費、全球變暖等。
索尼認為環境關乎所有人類的生活,我們有必要為解決環境問題做出一份貢獻,
為此索尼開啟了"Food for the Future"項目活動。
圍繞食材的環境問題
食材生產 漁業、農業、乳畜業等很多生產食物的場所都會影響到自然環境。比如,由于濫捕造成的魚類減少、不合理開墾農田導致的森林破壞、不恰當處理家畜糞便造成的土壤污染等,這些行為均對環境造成了高負荷影響。
食材運輸 卡車、輪船、飛機、食材從世界各地通過多種運輸方式傳遞到我們手中。交通工具在輸送食材過程中排放出大量的CO2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原因之一。其中,外地食材要比當地食材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量更多。
食材消耗 全世界每年有9億多噸食物被浪費,平均每人每年浪費的食物高達74公斤。而且浪費食物的理由多種多樣:比如家庭飲食過程中的剩飯剩菜和未經烹飪處理就丟棄的食材、或者外出就餐時吃剩的飯菜、以及商家未經出售的食物丟棄等。其實,我們浪費的不僅是食物本身,還有從生產到廢棄過程中使用的一切能源和水資源。
Sony's Action
為了解決這樣的環境問題,索尼以"推進可持續性食材"為目標, 在日常生活和食堂就餐的過程中,
切實提升每一位員工對于可持續性食材的環保意識,并積極動身參與到環保事業當中。
?
?
?
?
為增強員工珍惜糧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,索尼中國在員工食堂舉辦了為期兩個月的光盤活動,據統計已有近400名員工踴躍參加了此項活動,活動不僅鼓勵大家積極上傳每日光盤的圖片,還增加了“Food for the Future知識問卷活動”,在細節處提升大家的環保意識。值得一提的是活動將獎品設定為盛裝糧食的餐具,一方面體現了珍惜糧食的勤儉節約理念,另一方面也促進了減少使用一次性制品等其他塑料產品的使用情況,切實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。
?
?
?
?
?
?
自2020年以來,包括索尼精密部件(惠州)有限公司在內各索尼在華企業先后導入了協生農法項目*,在社內開辟農園,并運用索尼自主研發的協生農法技術種植果樹,并提供給員工食堂為員工加餐。在過去的一年里SPDH收獲了近400公斤果蔬,為員工加餐13次,大家紛紛表示協生農法技術不僅環保無公害,還更具果蔬原本的風味,希望今后可以經常品味。
?
?
?
“協生農法“是索尼計算機科學研究所(CSL)開發的創新環境技術,它利用地球生態系統的自我組織能力,生產有用的植物。其特點是:將多種多樣的植物以高密度進行混種,無需耕地、施肥及噴灑農藥。通過不同植物之間,以及植物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使生態系統達到有序自然生長的狀態。
?
這個技術將有助于解決當今地球上存在的環境惡化、食品品質低下,貧困等社會課題,可對聯合國制定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11個目標的做出重要貢獻。
該項技術目前已在日本及非洲沙漠地區得到推廣,并于2020年成功引入中國地區,目前,在CSL的技術指導下,索尼中國攜手各家兄弟企業已經在上海、無錫、惠州、蘇州等地順利推進“協生農法”。
Food for the Future 可持續型飲食生活學習手冊
為構筑可持續發展型社會,我們有必要將可持續型飲食生活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。正是出于這樣的理念,我們將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行動總結成冊,供大家參考學習。
索尼通過"Food for the Future"可實現SDGs目標中2,12,13,14,15項目。